摘要:当前我国粮食物流还存在着诸如粮食流通以包粮为主,成本偏高;粮库仓型及布局不合理,现有设施利用不充分;粮食运输和中转不畅严重影响粮食供应安全;涉粮物流企业功能单一等问题。宜按现代粮食安全与现代物流及供应链的要求实施我国粮食物流的“一体化战略、网络化战略、四散化战略和市场化战略”。在战略实施中,应注重发挥本可以也能够发挥的大企业龙头或影响作用。此外,还应加强政府在粮食物流规划与实施中的先导与服务作用,促进政府职能转化与粮食行业协会作用,积极探索各类大企业发挥作用的方式、方法,并致力于从有效处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角度深化粮食物流管理体制。
关键词:粮食物流;发展战略;对策建议
1 发展我国粮食物流必须正视的有关问题
1.1 粮食流通以包装为主,物流成本居高不下、资金效率低
从物流全过程看,原粮主要以包装方式进行流通,以人工拆包入库、灌包出库、人力装卸车为特征的“散存包运”作业模式,不仅粮食损耗高、作业费用高,还增加了灌仓、拆包等作业环节,机械化程度低,很难实现粮食的快速调、运、接、卸,影响了作业效率。所以,以包装为主的粮食运输方式成为提高粮食流通速度、减少流通损失、提高资金效率的主要阻碍,而制约粮食四散化流通的因素包括粮食运输方式、产销区散粮无法有效衔接等等。
1.2 粮库仓型及布局不尽合理,现有设施利用不充分
由于平房仓不利于粮食中转调运,特别是不利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作业,因此不是最佳的粮食仓库的选型。而目前我国平房仓仓容在总仓容的比例在85%以上,随着北粮南运格局的强化,保障粮食安全以及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对粮食快速调运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平房仓为主的储存设施的缺点逐步显示出来。粮库布局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粮食主产区与主销区粮库仓容分布不平衡,粮食储备与加工区域分布不协调,储备粮品种结构不合理。此外,粮库管理受管理体制分割的影响,资源不能综合利用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
1.3 粮食运输和中转不畅严重影响粮食供应安全
跨省粮食运输主要依靠铁路运输和铁海联运,而铁路运力严重不足是粮食运输不畅的主要原因。此外,粮食运输不畅的原因还包括:高效的散粮运输工具不足,主要包括粮食铁路运输L18专用车、粮食公路运输散粮汽车很少;接发装卸设施严重不足,尤其是粮食专用码头及装卸能力呈现出明显的南北不均衡;运输组织效率低。
1.4 涉粮物流企业功能单一
中粮、中储粮、中谷是我国三大国家级粮食企业,主要任务是服从、服务于国家宏观调控。中粮公司承担了我国95%以上的粮食进出口贸易业务,是国家宏观调控粮食进出口贸易的主渠道,但受制于国内粮食内、外贸的旧体制,一直难以实现内、外贸一体化经营;中储粮总公司主要职责是负责中央储备粮的收购、储存、调运、销售及进出口接运业务,以“藏”为主,未能形成仓储、转运、加工、贸易一体化,功能单一;中谷粮油集团公司业务范围以粮油经营为主,涉及国内贸易、进出口贸易、仓储运输、粮油食品和饲料加工、服务业等领域,具备比较完整的粮食产业链与供应链,但中谷的一些部门来自于行政机构改制,下属分支机构一般规模不大,经营内容较杂。
2 发展我国粮食物流的战略分析
2.1 粮食物流发展的一体化战略
有效的物流管理需要突破单个部门与企业的界线,延伸到整个物流过程从而满足最终客户的需求,进而整个物流过程就是满足客户需求的完整的供应链。为了最大限度地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必须有效整合所取得的足够的内部资源和外部资源,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
粮食物流发展的一体化战略,就是要系统考虑“从田头到餐桌”、“从种子到食品”的整个流通产业链,而不要因粮食生产部门与流通管理部门的分割(农业部与粮食局)而单单从粮食生产或粮食流通角度进行分区规划。也就是说要对粮食产销一体化所涉及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物流中心与配送中心进行统一规划,并通过一些政策的制订与完善促使相关企业进行共生性链接 、一体化合作。现在,我国许多地区都出现了粮食产销密切合作的可喜局面,粮食物流发展应有助于这种粮食产业化经营的进一步发展,同时这也应看作是解决新时期粮食安全的重要形式。
2.2 粮食物流发展的网络化战略
现代物流网络包含信息网络与产品流动网络,两者都可以视为节点和连线的集合。然而,两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产品流大多是沿分销渠道顺流而“下”(流向最终消费者),而信息流则多是(但不完全是)沿分销渠道逆流而“上”(流向生产者),产品流动网络与信息网络的有机结合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物流系统。
粮食物流发展的网络化战略指将粮食零售店、仓库、加工厂、供货商、物流中心,以及数据采集、处理等节点与代表不同节点之间货物与信息的移动链进行网状性的优化组合。网络化对于粮食物流发展的基本要求是将粮食企业内部的装、卸、运、存与外部的粮食流通通道、物流方式与标准信息体系等进行综合考虑。就是要使我国主要粮食走廊中既已形成的骨干粮食港口、码头、加工企业等节点进行功能的网络化改造,以形成主销区与国内外重要产粮区之间的粮食物流网络;就是要根据网络化或物流中心的思路来规划、建设项目,并使各项目组成一个高效的有机整体。
2.3 粮食物流发展的“四散化”战略
粮食物流的四散化战略不仅要突出散粮物流的系统性,而且要优先考虑我国主要交通干线骨干粮食物流节点的四散化以及通用型成品粮集装箱运输在全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
1)突出散粮物流的系统性。在满足国家有关粮食散粮物流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散粮物流体系,形成国家、省市、企业三级物流系统所构成的有机整体。省一级的粮食散粮物流体系必须注重与国家的散粮物流政策、发展规划相衔接,在致力于满足国家有关粮食散粮物流体系规划要求的基础上,充分发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散粮物流体系,着力于从有效指导企业进行粮食物流活动与更好地体现我国区域特色的角度对粮食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进行分层次的系统规划。
2)优先考虑我国主要交通干线骨干粮食物流节点的四散化。散粮物流体系的前期投入比较大,且只有在一定区域中进行有效的协同运作才可能使散粮物流体系的潜在社会经济效益得到良好的发挥。宜优先考虑主要交通干线(沿海、沿江、沿铁路干线)骨干粮食物流节点的四散化,依托骨干性粮食物流节点较快地建立集粮食集并、储存、运输为一体的大型粮食物流企业或中心。此外,仓房建设或改造应以散装高大平房仓为主,配置移动式的散粮装卸机械,按“四合一”储粮新技术的模式配置科学先进设施;积极改进粮食的承载工具,重点是对厢体进行改造改装,使之专门适用于粮食的运载。
3)通用型成品粮集装箱运输在全国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首先,对于多品种小批量的粮食成品粮运输,集装箱运输不仅具有成本优势 ,而且还可以实现“门到门”服务,简化运输环节中理货、交接手续,减少粮食损耗与中间污染。其次,集装箱运输符合国家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的规划要求,加快沿海港口集装箱大型专业化泊位的建设已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港口建设的重要任务。此外,通用型粮食集装箱运输能较好弥补我国通用型集装箱运输的返空率高的缺陷,并且越来越受到以市场成品粮供应为主要使命的民营企业的青睐。
2.4 粮食物流发展的市场化战略
粮食购销市场化的不断推进有力地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与经营的市场化。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粮食物流的市场化战略主要包括满足市场、导向市场和培育市场等内容:满足市场,是指在考虑粮食物流战略时应首先调查、确定粮食物流需求和必须注意的社会问题,然后再根据可利用资源与预期成效的情况进行以“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为基本特征的满足方式。导向市场,主要是指政府依据具有可以利用的各种资源与奖惩手段而不断地刺激需求、创造需求的粮食物流战略。目前,几乎没有一个政府或企业反对粮食物流的四散化,但单凭市场调节又不会有太多的企业主动去考虑、实施粮食四散化。对此,以导向市场为重要特征的科学规划与奖惩政策就成了推行四散的关键所在。培育市场,即通过有利于粮食物流市场形成和完善的条件创造,有关物流市场的有效满足而使我国粮食物流市场进入一种不断被激发、完善与满足的良性循环境地。在粮食物流发展中应更多地从培育物流市场的高度来考虑多元化投资的编制要求。
3 基于有效发展我国粮食物流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政府在发展粮食物流中的作用
面对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首先要解决粮食物流体制性障碍,加强粮食物流体制创新。粮食物流量大、点多、面广、时间性强,要确保粮食物流环节及时、安全、经济地运转,需要政府给予帮助和协调。然而由于体制、机制和经营政策等多方面原因,政府对粮食物流的宏观调控缺乏应有的力度,使粮食商品的实体运动遇到重重困难。主要表现在:物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缺乏直接的横向联系;粮食物流管理缺乏必要的规章制度和行之有效的操作办法;多头组织粮食流通导致粮食无序流动现象无法得到控制;一些粮食设施的建设缺乏科学的论证和有效的管理,导致了粮食仓、厂建设和布局的不合理,加大了实现粮食物流科学化的难度。
因此,政府在发展和完善粮食物流时必须两手并举,一方面重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另一方面加强宏观调控工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此外,政府应注重培育发展大型粮食物流企业集团,要充分利用和整合企业现有的粮食仓储、加工、运输设施等资源;还应注重发挥中介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如粮食行业协会、粮食经济协会),做好信息及政策沟通,搞好协调服务,为粮食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提供方便;制定粮食现代物流发展规划与物流标准体系;等等。
3.2 发挥行业协会在粮食物流中的协调作用
现代的行业协会是大生产、大流通、大市场的产物,它从属于国家政治,为政府发挥中介、桥梁作用。如日本的农业协会,为发展农业提供政策建议,协调政府、生产者、经营者乃至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开展全方位的农业服务;美国的大豆协会,法国的小麦协会等,都代表各自粮农的利益,在许多进口国设立办事机构,建成信息网络,推介产品,拓展国外粮食市场,促进国内粮食出口。因行业协会是服务生产和经营的非盈利机构,于国家、生产者、经营者都有利,也就摆脱了从属某一方面的地位,因而能真正发挥中介、桥梁的作用。
我国的粮食行业协会是在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经营由计划走向市场过程中成立的,属一种中介机构,应在粮食行业中发挥政策沟通,业务关系协调,买卖行为公证,交易纠纷仲裁和对经营活动的监督等作用。由于粮食行业协会的会员是由粮食企业组成的,协会就理所当然地应为粮食企业服务,通过协商协调,协会就能为作为会员的粮食企业从事经营活动提供方便。我国粮食行业协会的活动目前还仅限于包括物流在内的流通领域,随着粮食生产的发展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推进,其服务范围和功能还将向生产和消费延伸。因此,政府及其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粮食行业协会的作用,积极予以支持。粮食行业协会更要明确自身的性质、任务,按协会的宗旨加强自身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社会地位,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粮食流通体制中,尽职尽责,并做出积极贡献。
3.3 发挥大企业在粮食物流中的作用
市场经济要求企业是市场运作的主体,但在我国政府一直是粮食物流主要项目规划、投资、运作的主体,市场导向的投资机制不完善,大型粮食企业的缺位,使我国已建立的具有现代粮食物流模式的四大“粮食走廊”未真正发挥作用。国家级大型粮食企业物流功能不全,在我国粮食现代物流中未发挥龙头作用与规模带动作用。粮食物流节点上的粮食大企业经营分散、缺乏产业关联度,影响了我国粮食物流资源的有效整合与粮食现代物流系统作用的发挥。而且,发达国家粮食物流发展的经验来看,大企业在粮食物流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在我国粮食物流的规划、建设、运营等各个阶段必须重视发挥大企业作用,对于实现我国粮食现代物流的一体化战略、网络化战略、四散化战略和市场化战略起着积极的推动和运作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