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目前尚处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阶段,所以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物流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如果能降低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物流成本,就可以增加农民收入。
中国的果蔬流通过程中的损耗率高达25%至30%,每年的损耗量超过8000万吨,而发达国家果蔬产品的损耗率平均为5%左右,美国仅为1%至2%。专家认为,效率低下的农产品物流正成为我国农业产业化进程和农产品流通产业发展中的巨大障碍。
农产品物流潜力巨大
目前超市生鲜配送中心主要是实行基地采购,还有一部分是到当地农贸市场采购和与公司化的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发生联系。但是,仅此还不能解决我国农产品流通中的一系列问题。业内人士认为,农产品背后是一个巨大的物流系统,包括供应商、加工商、批发商、零售商。我国农产品物流还十分落后,由于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而且目前尚处于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经济阶段,所以农业生产资料的物流量不仅数量巨大,而且供应非常分散,物流成本很高。而这些农业生产资料占了农业生产成本的绝大部分。如果能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供应与生产物流成本,就可以减少农民的农业生产开支,而增加农业收入。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丁俊发分析,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有三大特点:
第一,农产品物流数量大、品种多。2003年,粮食产量43067万吨,糖料9670万吨,棉花487万吨,油料2805万吨,蔬菜53960万吨,烤烟201万吨,茶叶78万吨,水果14470万吨,肉类总产量6920万吨,水产品4690万吨。这些商品除部分农民自用外,大都成为商品,数量之大,品种之多,都是世界罕见,形成了巨大的农产品物流。
第二,农产品物流难度大。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在物流过程中包装难、装卸难、运输难、仓储难。
第三,农产品物流要求高。一是季节性生产要求物流的及时性;二是为保证安全必须实施农产品绿色物流;三是要满足一些农产品的特种物流方式,比如粮食的散装运输,水产品的冷冻运输,分割肉的冷藏运输,牛奶等制品的恒温运输等等;四是为调剂余缺,形成农产品进出口物流。2003年我国农产品贸易总额403.6亿美元,同比增长31.9%。其中出口214.3亿美元,增长18.1%,进口189.3亿美元,增长52.1%。粮食出口2200.4万吨,进口208.7万吨,农产品的进出口物流必须达到国际标准。
“农华配送”新模式
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以个体为主,普遍规模较小。虽然我国不乏好的农产品,但是因为渠道的不通畅,最终好的产品可能根本进不了大商场和超市。
如何把农副产品从基地配送到超市网点,不少省市在发展“农改超”或“农加超”的经营模式。近日成立的浙江农华优质农副产品配送中心做了一个好的尝试,该中心的目标是成为一个“上联市场、下联基地”的第三方农产品物流平台。在成立的当天,就举行了百家农企进超市签约仪式,不少农产品进入了“农华配送”。
专家分析,该种模式的出现有其必然因素。目前农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新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消费市场主导产品生产。也就是说,消费市场需要什么产品,需要什么样的品质、规格、数量等,产品生产者就要服从它。表现在农产品的销售上,“叫卖”式的推销正逐渐转向现代意义上的营销。而这种营销包括产前市场需求的调研预测和定位,产中的生产、加工、包装、质量管理以及产后的配送以及售后服务等,贯穿着农产品经营的整个过程。
消费市场对农业生产的主导影响力与日俱增,另一方面,相当的农户和农企仍然对消费市场无所适从。这两年,有关部门为农业企业、基地与超市等零售终端创造了不少亲密接触的机会,但是,农产品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的劣势以及合作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了出来。明明有非常好的产品,超市非常感兴趣,企业自己也很想进去,但就是因为路远费用高,没有配送能力只好作罢。而农华配送中心的建立,使这些难题迎刃而解。
“农华”的成立,让上千种无公害农产品找到了进入超市的门路。对于一些实力不强的农产品企业来说,只要产品够好,依托配送中心就能实现点对点的配送,最大限度地降低进入超市的门槛和成本。对于超市来说,同样也降低了进货成本。目前超市生鲜经营是吸引人气的重要法宝,作为采购商,超市也在不断寻找好的产品,有时为了获得安全优质的产品,甚至自建基地,但是相对成本较高,有了这个平台后就不一样了。
把农副产品从基地配送到超市网点,只是“农华”配送中心的第一步工作。“农华”的长远目标是实现第三方物流的功能,进而对宾馆、饭店、学校等企事业单位实行配送。
重视加工增值物流
在西欧,农民根据自己的产品入股加入不同的消费合作社,消费合作社付给农民的不仅仅是农产品的价格,还有消费合作社经过物流增值服务后的应得部分。因此,专家认为,要创造一种机制,创造一种组织形式,让农民获得一部分增值利润。
丁俊发认为,农产品的物流增值服务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农产品分类与分类包装增值服务;第二,农产品适度加工后小包装增值服务;第三,农产品配送增值服务;第四,特种农产品运输增值服务;第五,特种农产品仓储与管理增值服务。要告诉农民如何参与物流过程与在物流过程中如何取得物流增值服务报酬。
另外,要充分重视在农民中培育物流主体,在农村与城市建设物流载体。所谓物流主体就是物流企业,这一主体的主要形态包括:粮食公司、供销合作社、农业公司、第三方物流企业、运输公司、农产品物流经纪人队伍。目前工业品物流公司发展迅速,但农产品物流公司发展极为缓慢,丁俊发认为这里有一个认识问题,也有一个利润空间相对较小的问题。所以,政府必须有一定的鼓励政策。
目前我国有农副产品批发市场4862个,2003年的交易额达到4219.6亿元,是农产品商流与物流的主要载体。但是目前大部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十分原始,是一种初级市场,所以不少省市在发展“农改超”或“农加超”的经营模式,这是一种进步,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的物流系统极为落后,包括运输组织与运输工具,所以,中国的果蔬损耗率极高,这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
丁俊发认为,要做好农产品物流必须抓好六件事,一是要研究不同农产品的不同物流运作模式,如散装、集装、活体保鲜、冷藏、冷冻等;要大力研究与推广散粮物流运作模式。二是要研究如何通过农产品物流增值来增加农民收入。三是要培育与发展农产品物流组织。四是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体系。五是建立农产品物流信息平台。六是加强对农产品物流设施的投入,包括乡乡、村村通公路,新型农用运输车研究,加强粮库、棉库、糖库、保鲜库、冷藏库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