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时应战 平时应急

  (来源:现代物流报 2014-8-1)

一个军队谚语说道:“外行看战略,内行看后勤,后勤看物流”,可见物流对于军队的重要性。许多军事强国之所以强大,除了依仗先进的武器装备作为后盾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着强大的物流保障能力。2011年10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军队保障社会化“十二五”规划》印发。根据规划,到“十二五”末,要基本完成后勤保障社会化,初步构建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军队保障体系。

应急物流是核心


  军队保障社会化的实质其实就是军地物流一体化,即所谓“平时应急,战时应战”。这些年来,地方物流特别是第三方物流大量涌现,服务质量在不断提高,这为军队后勤保障核心化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军费有限的情况下,将军地通用物资、技术与装备交由地方物流企业进行保障,从而使有限的军费用在刀刃上,正是我们在军事后勤保障中所追求的目标,这样既可以降低成本,又可以使部队更好地进行核心任务建设,通过吸纳地方物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还可减少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发生。


  历来兵家熟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当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面临危机之时,最为重要的一是拯救生命,二是生存。吃喝也就成了比住和穿都更重要、更急迫的当务之急。


  汶川地震后,笔者曾就军用食品物流话题,采访过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军事物流工程实验室徐东教授。他认为,军用食品物流的核心,其实就是应急物流。而这种应急物流的基础,则是靠平时也就是非紧急情况下打下的。否则就是临时抱佛脚、病急乱投医。而军队毕竟是军队,它平时既不生产食品,也不负责运输食品。战争和灾难时的食品应急物流,只能靠军地一体化和政企一体化,也就是社会化,而这种社会化则要靠企业平时的积累和打造。


  关于这一点,从美军二战期间的军队食品供应中就可以得到很好的启示。当时,承担整个美军后勤食品供应的并不是美军后勤部门,而是由国防部全部承包给了美国的一家大型物流公司(UPS),由它负责在全美国采购军需食品,并以其雄厚的物流运输实力为主并联合其他物流供应商,向全球美军提供食品保障,其组织能力之强、服务范围之广、食品保障之及时,堪称人类有史以来之最。


  记得儿时常听大人们以嘲笑的口吻述说美国大兵是老爷兵,在朝鲜战场冰天雪地的战壕里,还能吃到汉堡包、牛肉罐头、喝到可口可乐、威士忌,当时很不以为然,现在想来,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人家的食品物流应急体系是如何健全和完善。而UPS之所以能做到美军走到哪里,食品等物资供应就能跟进到哪里,就是因为它在和平时期就打下的良好基础,有一套完整的食品供应链体系,这套体系不仅适用于和平时期,也适用于战时和国家有紧急情况时。


  可以想见,连在炮火连天、极端恶劣环境中都能确保食品供应的物流企业,在和平年代的同行业市场竞争中,自然也会立于不败之地的,正因为如此,UPS才能在战后迅速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物流巨头,成为今天的世界物流业的霸主,业务覆盖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和地区,光是自有大型运输机就有400多架、大货车20多万辆、万吨巨轮数百艘。


救灾物流是典型


  汶川地震那场灾难,就是对我们国家面临战争和灾难的一次大考验、大练兵,它既考验了我们的军队和民众的意志和克服困难的能力,也考验了国家的战时组织动员能力和各方面的应急能力,其中,自然也包括食品物流。总结汶川地震和历次重大救灾物流,食品应急物流大致包括以下特点:


  物流过程技术要求高。为了保证食品的营养成分和食品安全,对采集、运输、储存、装卸、包装、配送等物流环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有些情况下运输还需温度控制,如遇到高温天气需要冷藏车、冷藏库等设施设备。要求必须在保证供应速度的基础上,同时保证食品的营养和卫生安全。


  物流需求时间要求严苛。食品关系到人类的生命,特别是在巨灾期间,物流的时间已不是效益的概念而是生命的概念了。如何保证食品以最快的速度、最好的质量送到最需要的人员身边,是必须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物流需求的阶段性强。灾害发生初期,由于灾情紧急,应以方便食品为主,如矿泉水、方便面、面包、方便肉食制品;而在灾害中后期,灾情逐渐稳定且受灾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应以供应营养和能量型食品为主,如大米、面粉、鲜肉、新鲜蔬菜等。


  我国是从2003年“非典”以后才开始重视应急物流的,其起步较晚。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雪灾暴露了我国的食品应急物流存在一些问题:


  食品物流各环节缺乏协同。由于我国的应急物资分散于各部门,部门之间信息流通不畅,协同效率不高,如食品由粮食部门负责、而药品由医药卫生部门负责。其实,在救灾物资运输过程中,粮食和医药用品在某些情况下是可以共用车辆的。


  救灾主体繁多,管理混乱。如在汶川大地震期间,众多企业和民众自发组成食品运输车队,但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和调配,造成道路拥堵,耽搁了宝贵的救援时间,更有一些车辆遭遇泥石流所困,反而成为救援对象。


  食品应急物流缺少操作标准。对群众捐赠的物品没有进行检验就发放给受灾人员,特别是在救灾食品发放时,引起了受灾群众的不必要的哄抢。对此,灾前,国家相关部门和红十字会就应与具有全国性物流网络的物流公司或平台结盟,届时即可对进行社会捐赠的食品等应急物资组织集结和调运。


运作模式是重点


  徐东认为:基于军地物流一体化的食品应急物流运作模式,要以政府公共信息网为平台,内部信息数据库共享,以第三方物流配送商为依托,军事化管理为主线,构建从食品供应商、生产商到突发事件、灾害发生地的食品应急物流运作体系。


  为此,和平时期就应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应急指挥机构,该机构受国务院的直接领导和控制,有一定的职权,即有权力调动政府其他部门和地方的资源。由该应急指挥机构授权食品应急中心评估和选取一些大型的食品制造商、食品供应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并与之签订合同。平时,该机构要研究和建立一个与大型食品制造商、食品供应商、第三方物流公司共同可操作的应急预案,军队定期进行应急演习,并对预案进行改进。在战时或发生重大事件,中央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时,该机构随之启动应急流程,紧急调用各方资源进行响应。在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情况下,地方物流企业在平时也可打开军方食品供应市场,部队可与有资质的食品制造商、食品供应商、第三方物流公司签订合同,为军队提供食品储存、运输和配送。


  此外,一些社会机构如红十字会等各种慈善机构可以加入进来,与第三方物流公司建立联盟关系,利用第三方物流公司的物流中心对社会捐赠物资的检验、加工并配送到需求地点。这个阶段运作的重点是:


  政府构建应急食品标准档案和生产商档案;政府机构、社会组织、食品供应商、第三方物流企业、军队之间实现共享;建立政府公共信息平台,通过EDI、GPS的应用,GIS与军队、公司、交通部门和其他组织、个人进行有效及时的沟通,随时了解灾情,建立报警机制,及时补修道路,保障终端物流畅通。


  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首先启动食品供应链。由于食品具有一定的保质期,灾害的发生又具有不确定性,应用存储的方法不可行。应该鼓励供应商管理库存,并着重提高食品供应链的反应能力,从“实物储备”到“能力储备”。在灾害发生初期,食品应急中心要确保快速启动这两条物流链:食品供应商+第三方物流公司、食品供应商+军队。


  在灾害中后期,社会捐赠开始出现。要发挥社会慈善机构如红十字会在号召全国人民进行捐助救灾的作用。红十字会与第三方食品物流公司相互合作,建立信息网站,民众通过信息网站了解所需食品和捐赠渠道,红十字会利用物流配送中心对捐助的食品进行检验、拼装和配送。这样可以避免救援真空。


  总之,战争和灾难是对人类应急能力最好的挑战和检验。做好食品物流军地一体化这篇文章,不仅是为了应对可能的战争和灾难,也是提高我们食品物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有备则无患,患来则不急。试想:连战争和巨灾都能应对自如的食品物流企业,又何患不能在平时的市场竞争中力挫群雄、居不败之地。(张签名 作者为中国食品工业协会食品物流专业委员会副会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