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物流业应从5个方面补短板

(来源:6-china 2016-5-31)  

    常州市物流行业结构出现明显变化,公路水路和航空货运量上涨,铁路货运量下降。

  常州市发改委日前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常州市货运车辆完成公路货运量2191万吨,同比增长2.2%;水路货运量430万吨,同比增长1.2%;民航货运量0.3万吨,同比增长13.6%。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铁路货运量22.51万吨,同比减少26%。

  据了解,常州铁路货运量的下降,反映了一些高耗能行业,如钢铁、水泥等传统行业占GDP的比重正在下降。而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却增长势头强劲,这正是常州市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的良好显现。

  市发改委发布的资料显示,“十二五”期间常州市货运物流转型步伐加快。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占服务业比重较“十一五”末增加6个百分点,常州市公路、水路货运量和货运周转量较“十一五”分别增长50.02%、123.5%。此外,建成5A级物流企业两家、部级货运枢纽1家、省级交通物流基地11家、省级农村物流示范点9家、城市物流配送点350个,基本形成“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级物流配送体系。截至目前,常州市拥有100辆以上货车的物流企业达44家。常州港外贸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常州机场货邮吞吐量都较“十一五”有了大幅增长。

  尽管常州市物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与相关产业发展的需求仍不匹配,与周边城市比仍有差距。市发改部门相关负责人认为,下一阶段,激发常州市物流业活力可从五个方面做出努力

  一是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常州机场等级总体偏低,与无锡机场之间可争夺的腹地范围较小,而扬州-泰州机场的规划建设对常州机场北部腹地的拓展存在潜在威胁。长江录安洲码头仅一个集装箱码头,年集装箱吞吐量15万标箱左右,远远不能满足常州市集装箱运输量的需要。

  二是挖掘物流集聚功能。物流产业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集群式发展有利于基础设施、信息和人才共享。常州市物流产业集聚态势尚缺功能完善的综合物流园区。

  三是完善城市配送体系。市区城市配送物流缺少系统规划,尚未形成高度组织化和网络化的配送体系。社会共用型配送节点少,配送组织效率低下,同时,自用型物流配送节点较多,仓储利用效率不高,设备闲置严重。

  四是培育物流龙头企业。常州市物流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2015年省级服务业集聚区(物流园区)榜单中,常州榜上无名,而南京有4家、无锡3家、苏州6家,工商企业不愿外包物流物流企业“小、散、弱”这两种状况互为因果,严重抑制了常州市物流行业的社会化、专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五是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目前,常州市物流行业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物流企业在自建网站和第三方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少、更新慢,部分物流园区虽建有自己的物流交易信息平台,但物流园之间尚未实现互联互通,物流公共资源网建设无论技术还是市场占有率,都还处于起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