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工商联建议:加快推动民营钢铁企业“走出去”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一带一路是国家层面的大战略,也是钢铁行业走出去的战略机遇。当前,我国国内钢铁消费需求总量逐渐下降,钢铁行业已进入结构性调整阶段。在一份由全国工商联中小冶金业商会起草的全国工商联团体提案中,建议要加快推动民营钢铁企业走出去,化解过剩产能,更好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

据统计,目前我国仍有约1亿-2亿吨优质产能处于富余状态。与国内产能富余相比,一带一路沿线多数国家处于经济上升时期,基础设施和住房建设开始兴起,钢材需求快速增长,而钢铁产能却严重短缺。

这份提案认为,推动国内富余产能走出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产能不足地区开展合作,是双方互利共赢的最佳选择。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钢铁企业在工艺技术装备、生产效率、成本水平、质量控制等方面,与中国钢铁行业平均水平相比,具有较大差距,中国民营钢铁企业完全有能力走出去

记者从提案中看到,目前,德龙、沙钢、中天、石横、方大特钢等一批民营企业已商定联合起来,建立民营钢铁一带一路基金,拟在缅甸筹建中国工业园区,建设200万吨长材、型材和配套的发电项目。在一带一路战略引导下,将会有更多的钢铁企业陆续走向国际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民营钢铁行业面临新的机遇也面临新挑战。全国工商联这份团体提案中写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发展所需的多数是资源、能源、电力、钢铁、建材、物流等关联行业配套建设,而中国相关行业和企业缺乏沟通和协调机制,难以形成合力,同时也存在一轰而上的风险。同时,为了化解过剩产能、出清市场,现在国内金融机构对钢铁、水泥、平板玻璃等过剩产能严格控制信贷,各银行原有的专项贷款已经停止。有些已走出去的钢铁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德龙钢铁集团等,为了将国内的产能和设备转移到国外,占用大量流动资金,但却得不到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任何贷款,举步艰难。

全国工商联这份团体提案建议,由商务部牵头建立走出去企业信息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高效的融资信息服务,同时国外驻当地使领馆做好民营企业在海外投资国的协调、指导工作,引导企业合法依规经营,避免无序竞争。

提案还建议,相关金融机构和政策性担保机构对参与一带一路项目的钢铁企业包括民营企业,实行专项封闭贷款,专款专用,并实行一站式审批,提高钢铁企业的融资效率。

除此之外,提案中还建议,国家以财政出资或丝路基金参股的方式,吸引金融机构和社会机构参与,建立钢铁行业一带一路基金,定向支持钢铁企业海外并购业务,拓宽钢铁企业融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