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忠付:冷链物流既存在巨大机遇 也面临严峻挑战

(来源:中国物流产业网 2014-9-24)  

9月17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指导,中物联冷链物流专业委员会、黑龙江省商务厅、牡丹江市人民政府主办,牡丹江市阳明区人民政府承办的“2014中国(镜泊湖)国际农产品冷链物流峰会”在牡丹江市举行。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黑龙江省政协副主席何小平、商务部市场建设司产销促进处副处长李鹏、中共牡丹江市委书记张晶川、农业部市场司调研员李桂群等领导出席峰会。与来自中国重汽集团、上海郑明物流、新希望集团、雏鹰农牧、顺丰优选、深圳农产品、京东商城、地利集团、獐子岛冷链、沱沱工社、天天果园等知名企业的400余位代表共济一堂,围绕“品质、安全、效益——农产品冷链物流机遇与挑战”主题展开深入讨论交流。

  崔忠付在会上发表讲话,他指出在我国进入改革开放第二季,在经济加快走转型发展之路的今天,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提速和农业产业化的提升,如何做好对农产品品质安全和效益的保障,已成为政府和越来越多企业追逐的目标。而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冷链物流扮演者着很重要的角色,冷链物流可以说既存在着巨大的机遇,也面临着的严峻的挑战。

  前不久,为开会本次会议,牡丹江市政府专程到北京与中物联冷链委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近百家媒体参与报道。当时我就曾讲道,农产品冷链物流对于保障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以及解决“菜贱伤农、菜贵伤民”等问题的重要意义。当前我国果蔬冷链流通率仅为10%,而果蔬损耗率则高达30%,如果将果蔬损耗率从当前的30%降低到5%,那么每年可节约1000多亿元,或可节省1亿亩耕地,提供1.8亿人一年的口粮,非常惊人的数字。

  今年6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正式通过《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确定了12项重点工程,其中发展农产品物流被列为12项重点工程之首。前不久,发改委等部门为贯彻落实《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正开始着手制定三年行动计划,为此专门征求中物联及冷链委就农产品物流发展问题意见和建议,由此可见,国家层面对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的重视,直接体现了农产品物流业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的重要地位。

  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家都会将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放在重要位置,进一步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流通体系的顶层设计。具体来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农产品产销两地冷链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产地预冷冷库及加工设施,从源头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延长农产品货架周期;重视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冷链设施建设,提升易腐农产品集散能力,扩大销售辐射半径;强化销地农批冷链市场和冷链配送中心能力,做好城市“菜篮子”及“最后一公里”保障工作;对于冷链批发市场要在用电、用地以及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和减免。

  二是提升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能力。我国农业小农特征明显,农业生产主体势单力孤,缺乏对农产品流通市场的主导力。因此要推动“公司+农户”和农业合作社的产业化生产模式,建立“大生产”思维,只有这样才能解决交易主体地位不对等的问题,强化流通链条控制能力,降低农产品物流成本,扩大生产和销售路径,实现农民与消费者的近距离接触。

  三是开拓农产品流通销售渠道创新。现阶段我国农产品流通主要依赖于“农民+收购小贩+批发商+零售终端”的传统模式,这种模式虽然简单却不稳定,交易关系无法长期维持,农民和消费者自身利益也由于链条渠道过长而受到挤压。因此,要更多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农产品流通模式,减少传统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增加直供渠道,加强“农超对接”、“农餐对接”等工程的开展,此外随着生鲜电商市场的快速发展,对于“农电对接”的探索实践也要加快。

       当前,影响农业发展的瓶颈正从生产领域转向流通领域,发展现代农产品冷链物流,正在成为解决大市场与小生产矛盾的重要举措。

  本次峰会农产品生产与流通领域内的各界精英齐聚一堂,探讨农产品产业服务升级,以及农产品冷链物流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寻找行业转型的内涵支点,携手前行、共襄盛举。我由衷希望,今天大家的精彩思想和讨论能够给行业带来碰撞和启迪,促进行业进一步快速健康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