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农产品物流业现状

来源网站:全国城市农贸中心联合会

 

农产品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一国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中国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产品“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应借鉴国外先进的农产品物流发展经验,推进中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和创新。   
  一、美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经验  
  美国农业生产和贸易居于世界领先地位,农产品物流量大且非常频繁。在最为先进和完善的物流理论指导下,美国拥有_个庞大、通畅、复合、高效的农产品物流体系。这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  
  1.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和设备发达.美国的交通运输设施十分完备,公路、铁路、水运四通八达,高速公路遍布城乡,公路呈网状结构,能够直接通往乡村的每家每户。铁路运输也十分方便,一些农产品收购站和仓库、加工厂建有专门的铁路线。如东部的饲料企业把从中西部运来的玉米经铁路直接下卸到企业车间生产线,既提高了市场运营效率,又节省了玉米的储藏和装卸搬运费用。美国的通讯设施和网络发达,储运设备的机械化水平高,光粮食的装卸输送设备就有螺旋式输送机、可移式胶带输送机及低运载量斗式提升机等等。  
  2.拥有发达的农业信息流基础。成立于1848年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是农产品各市场主体了解市场行情、获取价格变化信息的直接窗口、方兴未艾的农业网站、信息咨询公司也为农民了解信息提供了方便的途径。美国提供农业信息服务的商业性系统近300家。肯塔基州建立的全美第1个农用视频电脑系统,用户通过个人电脑,即可存取该系统大型数据库里当前市场价格、新闻和其他农业信息。从农业网站Directag.com了解到,有85%的农民上网,16%的农民从事网上购买业务,农业电子商务占总电子商务的8%,在各行业中列第5位,1999年农业电子商务总额达380亿美元。美国还建有全国作物品种资源信息管理系统,可在全国范围向育种专家提供服务。  
  3.农产品物流服务的社会化程度高。美国已经建立起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无论是物流的哪个环节,只要农民有需要,就会有人提供服务。连接农产品供需的物流主体主要是农场主参加的销售合作社、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农商联合体、产地市场或中央市场的批发商、零售商、代理商、加工商、储运商和期货投机商等。他们﹁般规模较大,承担了全美农产品的运输、保管、装卸搬运、加工、包装和信息传递等功能。据统计,全美近1/3的农场主通过合作社出售谷物。各种行业协会如谷物协会、大豆协会等为农民提供有力支持,代表农民与政府交涉,在农产品产销中发挥着积极作用。  
  4.政府发挥积极的调控作用。政府对农民生产不加直接干涉,但对公共领域却有严格而有力的规范性措施。他们要求转基因产品必须进行申报;定期或不定期地检测土壤、河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严格控制养殖场废料的排放。另外,政府还提供权威性的信息服务。农业部有10万人分布于全国各地,农业统计系统对各农场每一块耕地上所种植的作物品种、面积、长势、产量都了如指掌,所获取的信息经过汇总处理,由政府定期发布,指导农户生产经营。美国政府长期以来重视对农业、公共农业研究开发和农村教育项目的投资。1998年推行旨在提高农民素质的“新农民计划”。政府还通过价格支持措施、关税政策、对发展中国家进行食品援助等方式为国内过剩农产品寻找出路,每年用于出口补贴的预算在600亿美元以上。  
  二、日本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  
  1.建设和完善物流基础设施。日本物流发展十分迅速,这与政府确立海运立国战略和对物流业的宏观政策引导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扶持物流产业的发展,日本采取了一些宏观政策导向,从本国国情出发,大力进行本国物流现代化建设,在大中城市、港口、主要公路枢纽都对物流设施用地进行了合理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包括高速公路网、新干线铁路运输网、沿海港湾设施、航空枢纽港、流通聚集地在内的各种基础设施建设。这为本国农产品的输出和输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加强农产品市场的硬件设施建设。日本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开设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中央批发市场、地方批发市场以及其他批发市场须根据《批发市场法》和各种条例进行建设。市场开设者主要是地方公共团体、株式会社、农协、鱼协等。为了使市场内物流顺畅高效,批发市场配备有完善的保管设施、冷风冷藏设施、配送设施、加工设施等,并灵活运用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已实际演化成农产品物流中心,物流功能强大,吸引了大型连锁超市进场和批发商共同参与买卖。日本的食品配送中心大都建有低温和常温仓库、包装加工设施等,开展电子商务配送,加工、小包装分解、分等分级、配套备货等业务。  
  3.农业合作组织发挥着积极作用。农业合作组织以综合性为主。批发市场中最主要的产地供货团体是农协,各大中小城市都由农协直接参加或组织的农产品批发市场,且相当活跃。农产品生产总量的80%~90%是经由批发市场后与消费者见面的。农协利用自己的组织系统,以及拥有保鲜、加工、包装、运输、信息网络等现代化的优势,将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集中起来,进行统一销售,担当了生产者与批发商之间的产地中介。生产者、农协和批发商三者之间的委托代理销售关系是一种以高度信赖为基础的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三、荷兰农产品物流发展的经验  
  荷兰位于欧洲的中心地区,它充分利用这一有利条件发展农业物流。荷兰的公路上飞驶的货运车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车辆是载运农产品和食品,以向世界各地提供及时的物流服务。  
  1.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通过网络连接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商、生产商、种植主、批发商、零售商,形成农业供应链,以便对供应链上的各个环节进行实际操作,向商界和消费者提供品牌农产品供应商和零售商,完成客户网上订货所需要的物流活动。由于网络访问者可以共享供应链上的信息,信息透明度、准确度和及时性都得到提高,供应链变得更加活跃,及时改进物流计划、管理、调配、优选等操作也更加现实。荷兰的花卉和园艺中心的新式电子交换式信息和订货系统已经建立,通过电子化农业产品交易市场向全球许多国家的广大客户和消费者提供服务。  
  2.建立农产品物流中心,积极发展冷冻行业。农业物流的城市中心主要是协调联运物流中心如经营粮食、鱼、肉、水果等货物运输的鹿特丹,还有分工不同的物流中心,如专门从事进出口可可豆的阿姆斯特丹港,经营水果批发的弗拉辛港。为了提供质量可靠的、品种多样化的货物,荷兰人在农产品市场附近建立集成保鲜中心、配送中心等。在收到农产品后根据交易的具体情况、条件和规范,对农产品进行分类,调制,分割,包装和储藏,并且及时配送到各个客户。荷兰的冷冻行业非常发达,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人均制冷和冷冻容积量能够超过荷兰,这一行业的公司大都具有现代化的制冷和冷冻技术设备,且工作效率高,充分保证高质量的农产品的运输、储存和配送服务。  
  四、国外发展农产品物流的经验及启示  
  1.积极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美、日两国政府纷纷制定相关政策、法律法规和制度规范促进农产品物流发展。中国政府发挥农产品物流宏观调控作用的领域包括:加快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推进农业企业改革和农产品市场体系的发展,为物流和配送的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规范农产品物流市场行为,制定法律法规;加快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强与国际农业物流领域在物流与配送技术、教育、管理咨询等领域的联系和合作。  
  2.引进先进的农业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美国发展了以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农业信息技术、储运技术、包装技术等专业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农业物流技术体系。荷兰建立电子虚拟的农产品物流供应链管理。中国应引进先进农业物流技术,逐步实现农产品物流作业的机械化、自动化和计算机化。  
  3.培育和完善农产品物流主体。中国应鼓励农民、农业系统企业、商业系统企业、国内外物流企业介入农产品物流市场,促进物流领域的竞争,完善物流服务。应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政府与农民的联系,保护农民利益。  
  4.建立高水平的农产品物流中心。中国农产品集散市场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水平低、综合服务能力差,拥有储藏、加工和信息开发利用能力的市场为数不多,可借鉴荷兰、日本建立综合型、专业型物流中心的经验,根据各地实际情况推动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立。  
  5.加强农业物流的教育和培训。美国物流管理者中约92%的被调查者有学士学位,41%的人有硕士学位,22%的人有正式的仓储工程师、配送工程师等资格证书。荷兰的物流操作人员都必须具备经过考核的就业资格证书。因此,中国一是要在高等教育学科设置上给予物流教育一定的地位;二是鼓励多层次、多方面的物流教育和培训,实行物流人员职业资格认证制度。现阶段职业教育不失为一种快捷节省的农产品物流培训方式。